当前位置:

首页 - 羊文化 - 正文

羊皮筏子

来源:不详 | 编辑: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9-11-04 | 栏目:羊文化 | | 投票数:0

黄河羊皮筏子是黄河中上游回、撒拉、汉等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水上交通工具,是黄河最早的水运工具和黄河现代水运鼻祖,承载着黄河中上游水运史和黄河中上游流域各族人民交流、贸易往来的故事,是中国多民族团结、和谐、友谊的历史见证。兰州的羊皮筏子,相传是从清光绪年间兴起,它是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并排捆扎在细木架上制成。羊皮筏子有大有小,大的载重量在20~30吨之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羊皮筏子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羊皮筏子作为一种特色旅游项目又重露头角。乘座羊皮筏子漂流,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视野寛阔等优点。如今,在多彩的兰州黄河风情线上、在人类治沙奇迹的宁夏中卫沙坡头,…,羊皮筏子的再现,勾起了人们对远古母亲河风貌的追忆和呼唤,构成了一道独特靓丽的景观。

2006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兰州羊皮筏子列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黄河羊皮筏子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如今,羊皮筏子已成为兰州市的一张旅游名片,20146月正式成立了“兰州市羊皮筏子漂流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将使羊皮筏子漂流成为兰州旅游的一大亮点,更好地带动兰州一日游的发展。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信息